常見的電纜敷設方法
1、埋地敷設:將電纜直接埋在地下的敷設方式簡稱埋地敷設,埋地敷設的電纜必須由鎧裝及防腐層保護,裸裝電纜不允許埋地敷設。一般的電纜溝深度不超過0.9m,還需要在電纜溝上鋪磚或保護板。
2、支架敷設:電纜支架敷設一般在車間、廠房和電纜溝內,在安裝的支架上用卡子將電纜固定,電纜支架之間水平距離為1m,電纜垂直敷設要設卡距,電纜卡距為1.5m。
3、頂管敷設:頂管敷設是預先將保護管敷設好,再將電纜穿入管內,管道內徑不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一般鋼管作為保護管,單芯電纜不允許穿管敷設。
4、橋架敷設:電纜橋架是架設電纜的一種構架,通過橋架把電纜從配電室或控制室送到用電設備,電纜橋架制作工廠化、系列化,質量容易控制,安裝也方便,整體結構美觀,是由托盤、梯架的直線段、彎通、附件等構成,是支撐電纜的連續(xù)性剛性結構系統(tǒng)的總稱。
橋梁電纜敷設方法解析
在橋梁上敷設電纜時,敷設方法應根據(jù)橋梁結構的特點來決定。對已經(jīng)使用的橋梁需要敷設電纜時,當電纜通過跨度小于32m的小橋時,電纜可采用鋼管防護,安裝于人行道欄桿立柱外側的電纜支架上。欄桿立柱有角鋼立柱和混凝土立柱兩種,電纜支架可在每一欄桿立柱上安裝固定。
當電纜通過跨度大于32m的大橋時,多采用金屬槽道敷設電纜。電纜槽道一般安裝在橋梁人行道欄桿的外側。電纜槽道支架的間距一般為1.5~2m,所有槽道及支架金屬配件均應在組裝后成組鍍鋅,安裝后,支架焊接部分應刷防銹漆。
為了保證電纜不受橋梁振動影響而縮短其使用壽命,在電纜槽道內應襯墊泡沫塑料。此外,為了提高電纜的抗振性能,在橋梁上敷設電纜時應優(yōu)先選用塑料電纜。電纜槽道在經(jīng)過橋梁伸縮縫時應留有余量。
電纜在橋梁上敷設時必須做好接地,包括電纜中間對接頭接地及電纜槽道兩端的接地。在槽道上任意一點的接地電阻值均應小于10Ω,當不能滿足規(guī)定要求時,應加裝輔助接地裝置。
橋梁敷設電纜的方法也需要分兩步進行:①前期準備;②組織施工。前期準備包括材料和工具準備,詳細丈量并記錄橋梁上電纜線路的長度,橋梁伸縮縫的位置、數(shù)量,電纜預留長度和位置及電纜中間接頭的位置和安裝方式。按照施工圖紙,確定過橋電纜與橋兩側陸地部分架空電纜線路的銜接地點及該銜接點至橋頭的電纜路徑,確定電纜在路基與橋頭電纜槽道或保護鋼管銜接處的安裝方式,確認電纜支架、電線槽道或保護管的正確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核對橋梁結構是否與電纜施工安裝圖紙一致,核對穿越障礙物的地點,提出具體的施工方案。同時,還需詳細了解橋上列車通過的次數(shù)、時間,并確定施工安全防護方法和電線敷設方法,與橋梁電纜敷設發(fā)生相互關系的工務、電務、機務、橋梁等有關單位聯(lián)系好施工配合事宜,辦理正式施工手續(xù)并取得施工執(zhí)照。
在橋梁上敷設電纜前,應首先安裝電纜支架和槽道,同時挖掘陸上部分的電纜溝、預埋穿越障礙處的電纜導管和橋頭與陸地銜接處的保護管或電纜槽道。這些工作完成后才能施放電纜。施放電纜時,通常將電纜盤支放在橋頭的陸地部分上,施工人員在橋上牽引電纜行進時,應位于敷設電纜一側的人行道上,不應在鐵道上來回亂竄。當橋上有列車通過時,應暫時停止放電纜,以免發(fā)生危險。在敷設電纜時,橋頭兩側必須設專人防護,以保證安全。
在橋梁上敷設電纜的方法與直埋敷設電纜相同。在整盤電纜敷設后,即可從和陸上架空線路或電纜線路的銜接點開始將電纜依次放入電纜溝內和電線槽道內。電纜放入槽道內時,應預先襯墊自熄性泡沫塑料,最后蓋上槽道蓋板并加以固定,并在上下坡處、過障礙物處、拐彎處及除規(guī)定外需特殊預留的地點補加標示樁,同時做好竣工資料的記錄。
敷設電纜的注意事項
1、敷設電纜前應檢查電纜的絕緣,6~10KV電纜用2500V搖表,遙測絕緣電阻≥100MΩ;3KV及以下電纜用1000V搖表,搖測絕緣電阻≥50MΩ,對絕緣有懷疑的電纜應進行耐壓試驗,確認合格后方可敷設。
2、架設電纜盤時應注意電纜的纏繞方向,拉電纜時應使電纜從纜盤上方引出,以防電纜盤轉動時發(fā)生電纜松散。發(fā)出來的電纜要由人拿著或者放在滾動架上,電纜不能在地面或木架上摩擦。
3、電纜敷設時其彎曲度不得小于其最小允許彎曲半徑。在彎曲處,拉電纜的人應站在電纜所受合力的相反方向。
4、高壓電纜與低壓電纜及控制電纜應分開排放,從上至下的排布順序,從高壓到低壓、控制電纜在最下層。十字交叉處應盡量將電纜布置在底部或者內側,使外露部分排列整齊。
5、電纜敷設時,在電纜終端頭與電纜接頭附近可留有備用長度,直埋電纜應在全長上留有少量裕度,并作波浪(蛇)形敷設。
6、電纜敷設后應及時掛上標志牌,電纜兩端、交叉點、拐彎處和進出建筑物點均應及時掛上標志牌。
7、冬季電纜變硬,敷設時電纜絕緣易受損傷。因此,如果電纜存放地點在敷設前溫度低于0~5°C,應將電纜預先加熱。